在数字文明奔涌向前的今天,我们共同站在了一个历史性的AI节点上。为此,开市科技大计算AI产业平台向全世界发出这份《世界算力日倡议书》,呼吁将每年的11月17日设立为“世界算力日”,并倡议在此日期前后为相关从业者安排“三天特别假日”,以此致敬算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,并共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。

为何设立世界算力日
算力,并非一个遥远的技术名词。它已被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,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和工业时代的电力,是支撑社会运转的新基石。
历史意义的锚定:我们倡议将日期定在11月17日。这一天临近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发布,象征着算力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。设立此节日,旨在铭记几代科研工作者和产业实践者在算力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。
全球共识的呼唤:从算盘到超级计算机,人类对强大计算能力的追求从未停止。如今,算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,主要国家纷纷加码布局。设立“世界算力日”,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,共同面对算力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。
算力为何如此重要
算力如同数字时代的电流,虽看不见摸不着,却驱动着智能世界的运转。它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:
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:研究表明,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,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.3‰和1.7‰。算力每投入1元,更能带动3-4元的经济产出,是名副其实的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科技创新的关键基石:从天气预报、药物研发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,几乎所有前沿科技的突破都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撑。我国算力总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,这是赋能科技创新、实现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。
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:算力正通过“人工智能+”等行动,深度赋能千行百业。它让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飙升,让远程医疗成为现实,更在疫情精准防控、地质灾害预警等场景中守护公共安全,展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。
倡议放假三天的深远意义
我们倡议,在11月17日“世界算力日”前后,为相关从业者安排三天假期。这并非简单的休息,而是具有三层深远含义:
一天用于反思与致敬
首日,我们鼓励人们暂时从高速运转的数字生活中抽离,回顾从结绳记事到“天河”超级计算机蝉联世界第一的波澜壮阔的算力发展史,并向无数为算力进步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致敬。
一天用于体验与感知
第二天,各类算力中心、科技馆可向公众开放。人们可以亲身感受浸没液冷计算机等绿色算力技术的魅力,体验AI作画、智能驾驶,直观理解算力如何像电力一样,成为驱动生活的底层力量。
一天用于共创与展望
最后一天,将举办全球性的“算力未来论坛”。邀请来自全球的专家、学者和产业领袖,共同探讨算力网络的建设、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以及算力伦理等前瞻议题,为算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汇聚智慧。
共赴算力新纪元
我们深信,“世界算力日”的设立,将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,激励全球社会:
促进算力普惠:推动算力资源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,帮助消除数字鸿沟。
引领绿色发展:鼓励算力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,积极引入绿电,应用液冷等先进技术降低能耗。
激发下一代创新:在年轻人心中播下计算的种子,激励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,共同解决算力领域面临的挑战,如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可控。
我们倡议,从2025年起,将每年的11月17日及其前后各一天,确立为全球性的“世界算力日假期”。
让这三天,成为全人类对数字文明的集体致敬;成为我们对智能时代的一次深度思考;更成为我们共同许下承诺,致力于让算力这一强大的新型生产力,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与星球的可持续未来。
倡议人:大计算AI产业平台
2025年11月17日
